标签: 犹太人

  • 1099耶路撒冷大屠杀

    送交者: bamboo 于 北京时间 01/04/2009 () [累积31495分 给bamboo发悄悄话]

    主题:1099耶路撒冷大屠杀

    [史海钩沉] 1099耶路撒冷大屠杀-圣墓守护者 戈弗雷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099耶路撒冷大屠杀

    布 永的戈弗雷(Godefroy de Bouillon,约1060年-1100年7月18日,耶路撒冷),下洛林公爵(1087年-1096年,称高德弗鲁瓦四世),布永伯爵(1076年 -1096年)和第一次十字军的将领。布洛涅(Boulogne)的尤斯塔斯二世的次子。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教皇应东罗马皇帝之请而号召来抵抗土耳其人收复圣地耶路撒冷,那么战利品也无非该归两个人,一是教皇,二是拜占廷皇帝。

    依 照十字军首领们和东罗马皇帝的约定,十字军收复的领土都该交给拜占廷皇帝,但是十字军一旦夺取了土地就立即为自己建立邦国并拒绝交还给拜占廷,这种行动愈 演愈烈,安条克公国(1098~1268)、埃德萨伯国(1098~1144)和的黎波里伯国(1109 ~1289)等伯国到公国都相继建立。

    1096年8月15日,戈弗雷公爵和他的兄弟布洛涅的鲍德温(Baudouin de Boulogne 后来的鲍德温一世)率领德意志西部十字军的队伍,前往圣地耶路撒冷。

    1097年戈弗雷在多利留姆(Dorylaeum)击败鲁姆苏丹国,布洛涅的鲍德温占领了埃德萨及其附近地区,1098年6月3日攻陷叙利亚安条克。

    十字军一路对回教徒实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奸光,无恶不做的往耶路撒冷前进。

    1099年6月7日,十字军终于看到了耶路撒冷的城墙,戈弗雷的四万十字军(其中精兵二万)抵达耶路撒冷城下并将此城围困,城中土耳其守军不过千人。

    宗教狂热在此时达到了顶峰,十字军坚信自己必然光复圣地。为了表示虔诚,十字军全体斋戒,并举行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宗教仪式。

    令他们吃惊的是6月13日的第一次进攻居然失败了。原因很简单,他们攻坚战素养极差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这次没有人会给他们提供装备了。

    屡战屡败的十字军并不甘心。为了求得上帝的帮助,他们决定严格遵照《旧约》中攻打耶利哥的方法。他们在7月8日再次斋戒,然后由教士领着,全体赤脚绕城一周,边走边大喊大叫。

    当然耶路撒冷城墙不会因此而倒塌,不过倒也带来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一支热那亚舰队抵达刚刚占领不久的雅法,为十字军提供了建造器械急需的木材。

    耶路撒冷城用巨石砌成的城墙高大雄伟十分坚固,十字军架木梯攻城未能成功。于是攻守双方陷入相持阶段。后来,十字军又用在周围各地抢劫的木材制造攻城器械--攻城塔。

    攻城塔分成多层,塔中埋伏攻城人员,外面覆盖以坚硬的牛皮,塔下设有攻城槌。攻城槌由一根巨型树干截锯而成,头部为羊头形尖锐器,通过杠杆原理加上人力,槌头可迅速在坚硬的城墙上撞击出一个窟窿。一个多月以后,十字军使用攻城塔攻城。

    穆斯林守军也拼死进行顽强的抵抗;他们在墙上用沸腾的热油泼向攻城塔,并向攻城塔投出火炬,十字军被烫死和烧死许多。

    但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攻打,城墙被打开一个缺口,十字军用点燃的木材放起火来,趁着大火的蔓延,十字军终于在7月15日中午时分攻进耶路撒冷,经过激烈的巷战,穆斯林守军终不能支。

    戈弗雷率领的北路军率先杀进城里。在完全控制城市之后,就是一次可怕的洗劫与屠杀。

    耶路撒冷陷落,十字军遂大开杀戒,几乎发疯的十字军见人就杀,耶路撒冷成了人肉加工场。

    穆斯林平民,无论男女老幼,大多惨遭杀戮;逃到犹太教堂的犹太人,则是被活着烧死;而原来居住在圣城的基督徒,也难逃十字军的杀人魔掌;仅在阿克萨清真寺,就有一万(一说为七万)多异教徒被屠杀,血水漫过脚踝。

    十字军们甚至夸耀说,自己是在没膝深的血流中走过圣地的。

    亲身参与这一暴行的福尔克里·沙特尔在《耶路撒冷史》中描述到,站在那里的人,从脚面直到大腿都浸透着死人的鲜血。在大街小巷和广场上,到处都是人头滚滚,到处都堆满人的手脚、四肢。

    十字军暴徒为了搜寻黄金和金币,又将死人的肚皮剖开查验;暴徒们很快就觉得,一个一个地剖开肚皮显然太麻烦,于是,他们干脆就一连数日把尸体堆起来烧成灰烬,为的是更容易地从灰烬中寻找黄金和金币。

    十字军在耶路撒冷四处劫掠,他们还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

    谁先闯进某家的宅院,谁就是宅院的主人。

    整座城市被洗劫一空,十字军士兵则一夜暴富……接下来是十字军的阅兵仪式,骑兵的马蹄子在战鼓声中踏着异教徒的尸体呼啸而过。

    他们的残暴震惊了伊斯兰世界,穆斯林编年史学家毫不留情地将这些从未见过的十字军,称作“一群凶狠善战的畜牲”。1099耶路撒冷大屠杀历史学家估计有10万多人遇害。

    耶路撒冷十字军屠夫戈弗雷留守和统治耶路撒冷及周围地区,他拒绝称国王,而是在圣城里选了一个自负的称号,称为圣墓守护者(圣墓卫士,Advocatus Sancti Sepulchri)。

    (Kingdoms最强步兵-安条克公国圣墓卫士)

    戈弗雷拒绝称国王,是因为耶路撒冷是圣地是朝圣和十字军远征的目的地,罗马教皇和拜占庭皇帝都盯着耶路撒冷,教皇明确宣布耶苏戴上棘冠的地方不能有俗人称王,所以戈弗雷才自称圣墓守护者,而避免了与罗马教廷发生冲突。

    次年戈弗雷即去世,戈弗雷传闻被回教领袖派人毒死或死于长期慢性病的药剂过量,他的兄弟布洛涅的鲍德温即位为王,称鲍德温一世。特立独行的鲍德温一世他却毫不犹豫的宣布自己为耶路撒冷王。(Kingdom of Jerusalem)
    by cwj36 | 2008-06-26 09:31 | 【教皇、骑士团篇】

  • 以货币为矛,金融为盾,犹太人的崛起

    时间:2012-08-26 13:0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历史学家可以说谎,但历史不行。

    ——乔治圣茨伯里

    史笔是埋葬真相最卑劣且最有效的手段。汤因比认为一些历史学家被政治势力所控制,他们在政治博弈中以百科全书的姿态出现,为政客们所利用。而更 多的历史学家则陷于自己的主观情结中难以自拔,从希罗多德①到布劳岱尔②,都难以做到不带立场,相对而言费弗尔③与布洛克④的早期年鉴学派似乎更为严谨一 些。

    移动时间的坐标,让我们重新回到公元750年。由于查士丁尼瘟疫导致拜占庭帝国开始衰落,而与此同时,在当初被查士丁尼所征服的东哥特王国的土 地上,日耳曼民族的伦巴第人开始发起了疯狂的进攻,并成功占领了这片区域。这是一个疯狂的民族,他们为了得到这块土地,在过去的183年里陆陆续续地不断 发起进攻,这次终于达成心愿,将拜占庭势力彻底逐出。

    伦巴第人只不过是一群原本生活在黑海沿岸的游牧部落而已,假如没有暴发那场可怕的瘟疫,那么这个部落的战斗力与拜占庭帝国相比如同大象眼中的一 条草蛇。但历史是无法假设的,事实摆在眼前,拜占庭帝国丢失了自己在意大利的领土,这使得意大利的罗马教会摆脱了拜占庭的控制。之后若干年,拜占庭君主利 奥三世为了剥夺教会权贵们的财富而发动了“破坏神像运动”,导致罗马教会与拜占庭帝国的彻底决裂。之后,罗马教会为了不被伦巴第人消灭,教皇斯蒂芬三世翻 过阿尔卑斯山,为自己找到了新的靠山,即后来建立加洛林王朝的矮子丕平。

    丕平为了名正言顺地成为法兰克国王,向前来求助的罗马教会提出以承认自己的名份为条件,出兵攻打伦巴第人。双方都觉得自己讨了便宜,于是协议顺 利达成。丕平将伦巴第人赶出意大利之后,脑子一热将得来的土地全都送给了罗马教会,这让罗马教会有了与拜占庭分庭抗礼的基础,罗马教会正式独立成为教皇 国。

    教皇国的成立使意大利成为了基督教重镇。教会势力得到了巩固与发展,但这股势力的崛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次极大的灾难,重点在于这场灾难所造 成的后果时至今日令我们欲哭无泪。当你听罢这个故事,无论你感到多么无奈和不可思议,你都只能选择接受,我们正在品尝着这枚苦果。

    公元1095年冬初,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发表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说,随之发动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西方史料里有这样一句话:十字军东征是欧洲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句话听上去似乎是对东征持肯定的态度,而在事实面前,这种评论则显得苍白无力。

    如果一个人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做一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一定是存在着逻辑的。到现在为止,多数人仍然认为东征是宗教冲突,这是惰于思考的结果。你 信上帝我不信,你就要杀我,这种逻辑是怎么讲都讲不通的。一个卫道士发疯还可以理解,十万人跟着一起发疯?而且是以流血为代价的发疯,这绝不可能仅仅是单 纯的卫道。

    整件事情得从公元8世纪谈起。8世纪至9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崛起,阿拉伯人的足迹遍布东西方,商道绵长。他们在东瀛收购玳瑁和玛瑙,又在中国 收购丝瓷和茶叶,通过与中国建立贸易往来而使丝绸之路再次繁荣,将东南亚的海珍和唐朝的丝瓷等货运至地中海,然后卖给罗马帝国,其势力之大可想而知。

    时值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时代,由于国家财富的大量积累和海陆贸易的不断扩张,阿巴斯王朝的皇帝拉希德哈里发出于安全问题考虑,将赛尔柱突厥人收编麾下作为护卫军,用以保护商船与财产。这是这位开创阿拉伯帝国鼎盛时代的伟大帝王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公元1040年,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分裂,这支原本用于保卫国家财产的军队搞起了篡权,建立了塞尔柱帝国。之后它的势力不断扩大,并占领了小亚细 亚。在塞尔柱帝国占踞小亚细亚之后,罗马教廷四处散布谣言,称塞尔柱人如何如何迫害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基督徒云云,挑起了与伊斯兰教的冲突。事实上,塞尔 柱人并未做过这些坏事,由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不断扩张,导致他们内部夺权冲突频发,根本无暇顾及这些。

    现在有许多人对古罗马时代充满神往,脑子里浮现的是华丽的建筑与浪漫的骑士等,事实上这一切都只存在于小说和电影里。仅11世纪100年里,原 法兰克一带就有27个年头颗粒无收,饥荒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达7年之久,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11世纪末,拜占庭帝国由于常年的兵荒马乱和经济萧条,导 致大量骑士贵族破产。因为骑士是没有领地的贵族,所以经济崩溃导致了他们成为第一批倒霉虫。这些破产了的骑士劣性不改,仍然幻想着过去穷奢极欲的生活,渴 慕着那些来自东方的奢侈品,于是他们开始合起伙来打家劫舍,烧杀抢掠。为了得到金钱,这些人除了好事之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但经济萧条,老百姓也穷,就在 这帮骑士苦恼万分之际,塞尔柱帝国宣布要攻占君士坦丁堡,这让时任拜占庭君主的阿里科修斯眼前一黑,差点厥过气儿去。

    无奈之下阿里科修斯只得跑去向罗马教皇求助,罗马教皇一听,心想这是个好机会,于是便答应出兵援助。到这里又回到了故事开始的地方,罗马教皇乌 尔班二世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称以上帝之名招募军队,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儿。一时间,那些渴望发财的穷酸老百姓和失去理智的骑士纷纷前来应 征。教廷给每一位应征的人都配发了一枚十字架,并举行誓师大会。自此,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正式拉开帷幕。

    自中世纪起的阿拉伯帝国与后来的塞尔柱帝国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以生产和运输为主导的实体经济,包括当时的中国、日 本,也都是以这类经济为主导。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有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劳动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防止被淘汰,不得不在效率、成本和质 量上下工夫,间接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创新。但是对于一些人而言,这种经济模式是其无法涉足的,因它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拥有稳定的生产场所,充沛的生产资料以及 强大的军队,前两者是生产力的保障,后者则是利益不受侵害的保障,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自查士丁尼瘟疫暴发至文艺复兴之前,整个欧洲基本上处在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状态里,加之教廷为巩固统治,用各种谬论不断地荼毒人心,弱肉强食 的丛林法则不断蔓延。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批人从理论上讲是很有可能被淘汰的,但上天的安排往往令世人难以琢磨,这群人经过几百年漫长的进化,逐渐拥有了极 高的智商,用以填补其他方面的不足,这一批人便是犹太人。

    到这里,你也许会认为上面的铺垫过于冗长乏味,但这如同舞台艺术那样,如若没有台下漫长而乏善可陈的磨练作为铺垫,观众就无法看到舞台上最为精彩的那一瞬间。

    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与塞尔柱帝国拥有自己的领土、资源以及军队,但犹太人却什么也没有。这种情况下,犹太人无法像前者那样依靠实体贸易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于是他们渐渐对金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风险的计算,犹太人清楚看到了这一点。自古罗马分治之后,经济动荡不安,他们中间比较聪明的家伙便开始在权贵与平民之间游走,用那些在东西方贸易中做中间商得来的钱开始放贷,利用贵族的贪欲和平民的刚性需求赚取利息。

    自巴比伦王朝以来,犹太人在欧洲就一直处于弱势。“大疏散”之后,只有查理大帝愿意收留他们,这使得许多犹太人得以在莱茵河沿岸聚集,有了相对 稳定的从事商贸活动的场所,但仍处于流亡的境遇。虽然欧洲大部分区域“排犹”历史悠久,但真正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迫害则是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期开始的。 在教皇发动第一次东征前夕,一个叫做“隐士彼得”的家伙就已经率领了一群想发财的乌合之众沿着东征的反方向开始了劫掠征途。由于军费开支难以解决,他们便 瞄准了与自己一水相隔的犹太人。为了抢夺犹太商人的财产而杀害了大量犹太人,这让在德国伏姆斯的犹太人有了大难临头的预感,于是四处寻求庇护。恰逢此时, 当地的基督教会主动出面向犹太人承诺将给予其安全,于是周边地区无数犹太人怀着感激之情迁入了伏姆斯基督教会的势力范围内,之后发生的事情,让这次小规模 的迁徙成了犹太人最后的信任。

    十字军来了之后,伏姆斯教会非但未能履行当初的约定,反而逼迫犹太人改信基督教。他们深知这不可能时,故而有了合适的杀人借口,结果不出意外,无数拒绝接受基督教洗礼的犹太人被杀害。自这一刻起,犹太人处在了绝对的危机当中,如何生存下去,将是这个民族的第一命题。

    从经济逻辑上分析,犹太人在东征期间遭遇迫害是在所难免的。十字军的主要构成人员以穷人居多,这些人大都是恶棍无赖以及将要活不下去的人,他们 当中许多人都是犹太商的债务人。如果你想将自己的债务一笔勾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债权人消失,所以犹太人成了东征的牺牲品。东征期间教廷还曾颁布法令: 凡是欠犹太人钱的人,只要加入十字军,则债务一律赦免。最令人发指的是公元1099年十字军在耶路撒冷的血腥屠杀。这年7月15日的黄昏,十字军攻占耶路 撒冷之后,对城里的犹太人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三万余犹太人被活活烧死,随之一炬的还有大量的借贷契约,这让耶路撒冷的诸多商人和平民得到了解脱,不少人 欢呼着品尝这份胜利的喜悦。

    在东征期间,意大利商人给予了十字军大量的补给,他们鼓励十字军将犹太人赶出欧洲,以便吞噬其商业贸易。自此之后犹太人元气大伤,过起了东躲西 藏的生活。在蛰伏了500余年之后,他们复国的意志非但未曾磨灭,反而变得更加坚定和深沉,这一点从《出埃及记》中便可洞悉。

    以货币为矛,以金融为盾,进时可攻,退时可守。我不知道是谁最早想出这么个主意的,利用货币和金融来控制一个国家。犹太人中比较聪明的一些家伙 发明了这种游戏,这与古希腊“六一农”时期的金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后者是为了敛财,前者则是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但两者所利用的条件是相同 的,那就是人类的贪婪与自私!

    当一群犹太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为了防止被迫害,不得不想出种种办法来保全自己。经过思考之后,他们选择了用金融来保护自己。先前向贵族、 商人以及平民放贷而遭到屠杀的结局显示这条路行不通,那么怎样做才能行得通呢?最后,犹太人中间那些异常聪明的家伙们想到了一个词语,用现在的话讲叫做 “permeate”,渗透。

    他们开始变得自私、吝啬、趋炎附势,通过各种手段接触到欧洲各国的权贵乃至君主,开始了各种各样的金融操作。这种经济活动与之前相比,从本质上 发生了改变,他们清楚地知道过去那种商业模式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利益,因为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所以开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渗入到各国统治层内部进行游 说,向权贵们展示各种金融工具,从而燃起他们贪婪的本性。“用你的钱,为你赚钱!”成了犹太人的口头禅,他们告诉国王,你只要出一点点钱,我们用一些手段 操作之后,你就能获得1.3倍的财富,而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点点中间费以及您的保护!国王一听,觉得很划算,于是便点头答应了,犹太人的金融王国从这一 刻起,便开始在欧洲生根发芽。

    今天我们总在议论犹太人的经商头脑,并试图寻找他们智慧的来源,但当你读懂这段历史之后,你会发现犹太人的智慧是我们无法领悟的,那种经历了千 年苦难而酝酿出的生存哲学并非简单的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在仇恨与无奈的逼迫下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他们从那时起,便开始费心钻研经济与金融,尽最大努力帮 助他人赚取利润,从而得到一个栖身之所。这使得犹太人对经济金融的领悟远远超出世界其他任何一个民族与国家,而其操作手段是维护他们生存权利的根本所在, 因此外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得到这份秘籍。他们当中掌握这些秘籍的大家族以代代相传的方式将它传于后人,甚至为了保护它而选择近亲结婚,被马克思誉为皇冠明 珠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便是最典型的例子,神秘与辉煌的背后是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隐隐发颤的身影。

    当我们跨越历史长河去审视这一切,会发现十字军的九次东征对欧陆、北非及西亚地区所造成的全部灾难与影响都不及逐杀犹太人之过。假借上帝之名进 行的杀戮给一个拥有可怕头脑的民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们的后代在几百年后席卷世界财富。此时此刻,就在华尔街,这些自私冷酷的家伙们控制着我们的食物、 能源以及我们手里的货币。一张巨大的金融网络笼罩在我们的头顶,一切都被他们所掌控,千万别指望他们的怜悯,祖先的阴影无须借助任何文字或语言来传承,那 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烙印在大多数犹太人的心里。

    编辑:刘莹